数据库中加锁规则有哪些

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数据库中加锁规则有哪些,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,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定要看完!

为崇川等地区用户提供了全套网页设计制作服务,及崇川网站建设行业解决方案。主营业务为网站建设、做网站、崇川网站设计,以传统方式定制建设网站,并提供域名空间备案等一条龙服务,秉承以专业、用心的态度为用户提供真诚的服务。我们深信只要达到每一位用户的要求,就会得到认可,从而选择与我们长期合作。这样,我们也可以走得更远!

间隙锁再加上行锁,很容易在判断是否会出现锁等待的问题上犯错。

因为间隙锁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才有效,本文默认可重复读。

加锁规则

  • 原则1
    加锁的基本单位是next-key lock,前开后闭区间。

  • 原则2
    查找过程中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。

  • 优化1
    索引上的等值查询,给唯一索引加锁的时候,next-key lock退化为行锁。

  • 优化2
    索引上的等值查询,向右遍历时且最后一个值不满足等值条件的时候,next-key lock退化为间隙锁。

  • 一个bug
    唯一索引上的范围查询会访问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值为止。

数据准备

表名:t
新增数据:(0,0,0),(5,5,5),(10,10,10),(15,15,15),(20,20,20),(25,25,25)
接下来的例子基本都是配合着图片说明的,所以我建议你可以对照着文稿看,有些例子可能会“毁三观”,也建议你读完文章后亲手实践一下。

案例

等值查询间隙锁

  • 等值查询的间隙锁数据库中加锁规则有哪些

  • 表t中无id=7,所以根据原则1,加锁单位next-key lock,所以session A加锁范围(5,10]

  • 同时根据优化2,等值查询(id=7),而id=10不满足,next-key lock退化成间隙锁,因此最终加锁范围(5,10)

所以,session B要往这个间隙里面插入id=8的记录会被锁住,但是session C修改id=10这行是可以的。

非唯一索引等值锁

  • 只加在非唯一索引上的锁
    数据库中加锁规则有哪些

  • session A要给索引c的c=5这行加读锁
    根据原则1,加锁单位next-key lock,因此给(0,5]加next-key lock
    c是普通索引,因此仅访问c=5这条记录不能马上停下,需要向右遍历,查到c=10才放弃。根据原则2,访问到的都要加锁,因此要给(5,10]加next-key lock
    同时符合优化2:等值判断,向右遍历,最后一个值不满足c=5这个等值条件,因此退化成间隙锁(5,10)
    根据原则2 ,只有访问到的对象才会加锁,这个查询使用覆盖索引,并不需要访问主键索引,所以主键索引上没有加任何锁,所以session B的update语句可以执行完成。
    但session C要插入(7,7,7),就会被session A的间隙锁(5,10)锁住。

这个例子中,lock in share mode只锁覆盖索引,但如果是for update就不一样了。 执行 for update时,系统会认为你接下来要更新数据,因此会顺便给主键索引上满足条件的行加上行锁。

这例说明,锁是加在索引上的;同时,它给我们的指导是,如果你要用lock in share mode来给行加读锁避免数据被更新的话,就必须得绕过覆盖索引的优化,在查询字段中加入索引中不存在的字段。比如,将session A的查询语句改成select d from t where c=5 lock in share mode。你可以自己验证一下效果。

3 主键索引范围锁

范围查询。

对于我们这个表t,下面这两条查询语句,加锁范围相同吗?

MySQL> select * from t where id=10 for update;
mysql> select * from t where id>=10 and id<11 for update;
你可能会想,id定义为int类型,这两个语句就是等价的吧?其实,它们并不完全等价。

在逻辑上,这两条查语句肯定是等价的,但是它们的加锁规则不太一样。现在,我们就让session A执行第二个查询语句,来看看加锁效果。

图3 主键索引上范围查询的锁
现在我们就用前面提到的加锁规则,来分析一下session A 会加什么锁呢?

开始执行的时候,要找到第一个id=10的行,因此本该是next-key lock(5,10]。 根据优化1, 主键id上的等值条件,退化成行锁,只加了id=10这一行的行锁。

范围查找就往后继续找,找到id=15这一行停下来,因此需要加next-key lock(10,15]。

所以,session A这时候锁的范围就是主键索引上,行锁id=10和next-key lock(10,15]。这样,session B和session C的结果你就能理解了。

这里你需要注意一点,首次session A定位查找id=10的行的时候,是当做等值查询来判断的,而向右扫描到id=15的时候,用的是范围查询判断。

再看看范围查询加锁,你可以对照着案例三

非唯一索引范围锁

session_1session_2session_3
begin;
select * from t where c>=10 and c<11 for update;



insert into t values(8,8,8);(blocked)


update t set d=d+1 where c=15;(blocked)
  • session1在第一次用c=10定位记录时,索引c加了(5,10] next-key lock

  • c是非唯一索引,无优化规则,即不会退变为行锁

  • 因此最终sesion1加锁为c的(5,10](10,15] next-key lock。

所以从结果上来看,sesson2要插入(8,8,8)的这个insert语句时就被阻塞。

非唯一索引要扫到c=15,才知道无需继续往后遍历。

唯一索引范围锁bug

前四案例用到两个原则和两个优化,再看加锁规则bug案例。

session_1session_2session_3
begin;
select * from t
where id>10 and id<=15 for update;



update t
set d=d+1
where id=20;(阻塞)



insert into t values(16,16,16);(阻塞)

session1是范围查询

  • 按原则1,索引id只加(10,15] next-key lock,因为id是唯一键,所以循环判断到id=15这行就该停止遍历。

但实现上,InnoDB会继续扫描到第一个不满足条件的行,即id=20,且由于这是范围扫描,因此id上的(15,20] next-key lock也会被锁。

所以session2要更新id=20这行会被阻塞。
session3要插入id=16,也会被阻塞。

按理说锁住id=20这行没必要,因为唯一索引扫描到id=15即可确定不用继续遍历。但实现上还是这么做了,可能是个bug。

非唯一索引上存在"等值"的例子

为更好地说明“间隙”概念。
插入记录7
数据库中加锁规则有哪些

新插入的这一行c=10,即现在表里有两个c=10。那么,这时索引c上的间隙是什么状态了呢?
由于非唯一索引上包含主键的值,所以不可能存在“相同”两行。

但现在虽然有两个c=10,它们的主键值id却不同,因此这两个c=10记录之间也有间隙。

看如下案例。

6

delete加锁逻辑类似select ... for update ,即也符合一开始的规则。

session_1session_2session_3
begin;
delete * from t
where c=10



insert into t
values(13,13,13);(阻塞)



update t set d=d+1 where c=15;

session1遍历时先访问第一个c=10:

  • 根据原则1,这里加是(c=5,id=5)到(c=10,id=10) next-key lock

  • 然后,session1 向右查找,直到碰到(c=15,id=15)这行,循环结束。根据优化2,等值查询,向右查找到不满足条件的行,所以退化成(c=10,id=10) 到 (c=15,id=15)的间隙锁(开区间,(c=5,id=5)和(c=15,id=15)这两行无锁)。

7 limit 语句加锁

session_1session_2
begin;
delete * from t
where c=10 limit 2


insert into t
values(13,13,13);(阻塞)

session1 的delete语句加了 limit 2。你知道表t里c=10的记录其实只有两条,因此加不加limit 2,删除的效果都是一样的,但是加锁的效果却不同。可以看到,session B的insert语句执行通过了,跟案例六的结果不同。

这是因为,案例七里的delete语句明确加了limit 2的限制,因此在遍历到(c=10, id=30)这一行之后,满足条件的语句已经有两条,循环就结束了。

因此,索引c上的加锁范围就变成了从(c=5,id=5)到(c=10,id=30)这个前开后闭区间,如下图所示:

带limit 2的加锁效果

可以看到,(c=10,id=30)之后的这个间隙并没有在加锁范围里,因此insert语句插入c=12是可以执行成功的。

这个例子对我们实践的指导意义就是,在删除数据的时候尽量加limit。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删除数据的条数,让操作更安全,还可以减小加锁的范围。

一个死锁的例子

前面的例子中,我们在分析的时候,是按照next-key lock的逻辑来分析的,因为这样分析比较方便。最后我们再看一个案例,目的是说明:next-key lock实际上是间隙锁和行锁加起来的结果。

你一定会疑惑,这个概念不是一开始就说了吗?不要着急,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例子:

案例八的操作序列

session A 启动事务后执行查询语句加lock in share mode,在索引c上加了next-key lock(5,10] 和间隙锁(10,15);

session B 的update语句也要在索引c上加next-key lock(5,10] ,进入锁等待;

然后session A要再插入(8,8,8)这一行,被session B的间隙锁锁住。由于出现了死锁,InnoDB让session B回滚。

你可能会问,session B的next-key lock不是还没申请成功吗?

其实是这样的,session B的“加next-key lock(5,10] ”操作,实际上分成了两步,先是加(5,10)的间隙锁,加锁成功;然后加c=10的行锁,这时候才被锁住的。

也就是说,我们在分析加锁规则的时候可以用next-key lock来分析。但是要知道,具体执行的时候,是要分成间隙锁和行锁两段来执行的。

总结

所有案例都是在可重复读下验证,可重复读遵守两阶段锁协议,所有加锁的资源,都是在事务提交或者回滚的时候才释放。

在最后的案例中,你可以清楚地知道next-key lock实际上是由间隙锁加行锁实现的。如果切换到读提交隔离级别(read-committed)的话,就好理解了,过程中去掉间隙锁的部分,也就是只剩下行锁的部分。

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还有一个优化,即:语句执行过程中加上的行锁,在语句执行完成后,就要把“不满足条件的行”上的行锁直接释放了,不需要等到事务提交。
读提交隔离级别下,锁的范围更小,锁的时间更短,所以不少业务也默认使用读提交。

在业务需要使用可重复读时,解决幻读问题同时,最大限度提升系统并行处理事务的能力。

间隙锁再加上行锁,很容易在判断是否会出现锁等待的问题上犯错。

因为间隙锁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才有效,本文默认可重复读。

以上是“数据库中加锁规则有哪些”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,感谢各位的阅读!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,更多相关知识,欢迎关注创新互联行业资讯频道!


分享名称:数据库中加锁规则有哪些
文章路径:http://hbruida.cn/article/ijihhe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