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lang中怎么求数组中的逆序对

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有关golang中怎么求数组中的逆序对,文章内容质量较高,因此小编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,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。

创新互联专业为企业提供竹山网站建设、竹山做网站、竹山网站设计、竹山网站制作等企业网站建设、网页设计与制作、竹山企业网站模板建站服务,10年竹山做网站经验,不只是建网站,更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整体网络服务。

在数组中的两个数字,如果前面一个数字大于后面的数字,则这两个数字组成一个逆序对。输入一个数组,求出这个数组中的逆序对的总数。

 示例 1:

输入: [7,5,6,4]
输出: 5

 限制:

0 <= 数组长度 <= 50000

解题思路

1,本题,首先想到的是暴力解法,提交超时

2,于是想到了归并,排序

这个题解假设你已经明白归并排序的原理。

就以arr = [7,5,6,4]这个例子来讲解为什么一遍归并排序就看可以解决逆序对的问题。

按照归并排序的思路,会将arr分解为arrL = [7,5],arrR = [6,4];

继续分解为arrLL = [7], arrLR = [5]; arrRL = [6], arrRR = [4];

自此分解完成。

接下来合并:

假设i为arrLL的数组下标,j为arrLR的数组下标, index为新数组res的下标,初始值都为0

首先arrLL与arrLR合并,因为arrLL[i] > arrLR[j],

所以可以说明arrLL中7及其之后的所有数字都大于arrLR中的5,

也就是说7及其之后的所有元素都可以与5组成逆序对,

所以此时7及其之后的所有元素个数(leftLen - i)即我们要的逆序对数,需要添加到结果sum中。即sum += leftLen - i

(这也就是此算法高效的地方,一次可以查找到好多次的逆序对数,而且不会重复)

合并之后为arrL=[5,7].

根据上述方法将arrRL和arrRR合并为arrR=[4,6];

现在将arrL和arrR合并为arr:

5 > 4,说明5及其之后的所有元素都能与4组成逆序对;所以sum += (leftLen - i);

5 < 6,正常排序,不做处理

7 > 6,说明7及其之后的所有元素都能与6组成逆序对;所以sum += (leftLen - i);

7,正常排序,不作处理

代码实现

func reversePairs(nums []int) int {  /*  sum:=0  for i:=0;i       for j:=i+1;j           if nums[i]>nums[j]{               sum++           }       }  }  return sum  */  s,_:=mergeSort(nums)  return s}
func mergeSort(a []int)(int,[]int){   if len(a)<2{       return 0,a   }   mid:=len(a)/2   sl,l:=mergeSort(a[:mid])   sr,r:=mergeSort(a[mid:])   s,m:=merge(l,r)   //fmt.Println(sl,sr,s,l,r,m)   return sl+sr+s,m}
func merge(a,b []int)(int,[]int){ sum:=0 l:=len(a) r:=len(b) all:=make([]int,l+r) i:=0 j:=0 index:=0 for ;index    if i>=l{        all[index]=b[j]        j++        continue    }    if j>=r{        all[index]=a[i]        i++        continue    }    if a[i]<=b[j]{        all[index]=a[i]        i++        continue    }else{        all[index]=b[j]        //fmt.Println("***",a[i]<=b[j],a[i],b[j],a,b,i,j,all,index)        j++       sum+=l-i    } }return sum,all}

关于golang中怎么求数组中的逆序对就分享到这里了,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,可以学到更多知识。如果觉得文章不错,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。


分享题目:golang中怎么求数组中的逆序对
链接地址:http://hbruida.cn/article/goiejp.html